6月21日晚,常州队在主场迎战南京队的苏超联赛第五轮比赛,不仅赛场气氛高涨,连场地内的一块广告牌也成为了热议话题。这块广告牌来自一家普通的街边烧烤店,作为本场比赛唯一的个体工商户赞助商,它凭借与京东、江苏银行等大品牌企业并列的独特位置,成功吸引了公众的目光,甚至一度登上热搜榜。
这家小店的广告牌为何能引发如此关注?难道它花费了巨额赞助费?事实并非如此。尽管广告牌所代表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商户,但它的背后却体现了“信守承诺”的精神,成为了赛事本身和常州市良好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。
据媒体报道,烧烤店老板在看到常州赛区招募合作伙伴的通知后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提交了申请,没想到审核顺利通过,而赞助费用也并不高。随着“苏超”赛事的火热,赞助商数量从最初的6家逐渐增加至21家,价格水涨船高。面对这一变动,主办方却未偏袒大企业,依然为这家小店保留了广告牌的C位位置。赛事主办方解释,所有的商业合作都严格遵循“公开公平透明”的原则——不论企业大小,只要双方达成协议并签署合同,便会严格履约。
这一广告牌的出现,折射出的是“信义”的力量,正如古人所言,“徙木立信”,今日则有“街边烧烤店广告登上‘苏超’”这一现代版的信守承诺故事。常州赛事的“信”与“诺”,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温度。
展开剩余55%广告牌所代表的,不仅仅是一个商家的商业行为,它更是常州市良好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。常州市一直秉持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理念,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,做出了不懈努力。烧烤店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特别提到,“特别感谢相关部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便利,办理营业执照仅用了一小时。”这不仅体现了政府部门高效务实的服务态度,也展示了良好的社会信用与品牌形象。
事实上,常州市始终坚守“没有任何门槛,只有资质审核”原则,并且在营业执照办理方面实施了“全市通办通取”,大大提高了企业登记的效率,使得常州的营商环境更加透明、公平、快捷。通过多项改革措施,常州市成功推动了包括便利店、餐饮店、药店等在内的“高频准营一件事”改革,企业的办事效率提升了88%。这样的政策使得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商户,都能在这里找到发展空间,营商环境的温度和活力给每个创业者带来了信心。
一块广告牌,也许看似微不足道,却深刻反映了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。截至2025年5月,常州市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(包括分支机构)已达87.46万户,同比增长2.4%。其中,各类企业达30.04万户,同比增长4.6%;个体工商户达到57.15万户,同比增长1.4%。那家在“苏超”赛场上亮相的烧烤店,正是这座城市经济活力的一个缩影。
此外,从市场活力上看,常州市新办经营主体的三年存续率全省领先。以2021年和2022年为例,常州市的新办经营主体三年存续比例分别为80.4%和78.7%,均居全省之首。这也正是烧烤店老板所说的:“在‘苏超’的赛场上,平凡人也有机会展示自我;在这座城市,‘草根’永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。常州接纳并支持着我们这些普通人。”
这块广告牌所带来的,不仅是赛事本身的流量,它还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“常州,教我如何不想她”的城市宣传口号。真正的城市竞争力,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实力,更在于文化自觉中对“诚信”的坚守;真正的城市温度,也藏在那些细致入微、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中。这一切都让常州的这块广告牌成为了城市自豪的象征,值得每座城市深思与借鉴。
发布于:四川省